一、一维表转二维表
任务背景:有一个含有部门、职位、姓名的总表,需要汇总成图2的形式展示出来
(一)方式一:
【思路:根据要呈现的表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人员主要是根据部门和职位进行确定的,只要把所有在同一个部门和职位的人放在一起就可以了。根据这个想法,我们可以用职位和部门构造值,因为有很多人是同一个部门和职位的,然后可以采用计数的方式,使得同一个部门和职位的人可以获得顺序编号,然后把部门&职位&顺序编号拼在一起即可构建出唯一值,通过该唯一值进行姓名的查找即可,查找出来之后拼接】
1、构造【部门&职位】值
2、最终的目的是将同一部门和职位的人放在一排,如下图:
此时我们需要数一数,同一部门和职位的人最多的有几个,利用COUNTIF函数来计数:
再使用MAX函数提取其最大值,然后留够放置的人的名称的列数(这里最大值是10):
因此我们需要留10列放置人员的名称。
3、使用COUNTIF函数构造唯一值
(1)使用COUNTIF(累加区域,判断标准)可以对构造的【部门&职位】进行计数
此时要区分另一种计数方式,COUNTIF(全区域,判断标准),这种的话形式的话属于计数,即COUNTIF最原始的功能,数一下这个区域内这个判断标准出现的次数:
(2)构造唯一值:
4、通过构造的唯一值将姓名查找
【IFERROR(VLOOKUP($J3&$K3&L$1,$A:$F,6,FALSE),"")】
5、进行名称拼接
(1)因为需要使用“/”将名字都隔开,所以可以在查找的过程中就拼接上,以免发生直接使用文本拼接的错误
【=IFERROR(VLOOKUP($J2&$K2&L$1,$A:$F,6,FALSE)&"/","")】
直接使用文本凭借会出现以下情况:
(2)使用CONCAT函数进行文本拼接
【=CONCAT(L2:U2)】
(3)去掉最后一个斜杠
文本函数:左截取函数,LEFT(文本,文本长度-1),文本长度使用LEN()函数
【=LEFT(V2,LEN(V2)-1)】
6、将整理好的名字放入二维表中
使用VLOOKUP将其找过去即可
二、二维表转一维表
任务背景:通过图1的二维表还原成图2的一维表
(一)方式一:
(1)第一次多重合并区域
1、【ALT+D+P】-【多重合并计算数据区域】-【数据透视表】-【下一步】
(如果ALT+D+P按不出来,可以都按一次P)
2、【自定义页字段】-【下一步】
3、【选定区域:框选二维表】-【添加】-【下一步】
4、【新工作表】-【完成】,这样即可得到一个透视表
(2)对结果数据进行处理
1、双击透视表的总计处【即108】,即可进入数据区域
2、对已经合并的名称列进行分列
【数据】-【分列】-【分隔符号】-【其他】-【下一步】-【完成】
3、此时得到的表仍然是二维表
(3)第二次多重合并区域
【因为二维表只能一行一列,所以需要对部门和职位进行合并】
1、合并职位和部门
2、对列10及其后面的名称区域进行多重透视,步骤同(一)
(4)对得到的数据表进行处理
1、点击数据表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即可得到数据2
2、删除空值
3、使用【分列】将部门和职位分开即可
(二)方式二:逆透视表法【Power Query 编辑器】
(1)打开Power Query 编辑器
1、【数据】-【来自表格/区域】-【确定】
2、此时会打开Power Query 编辑器
3、【转换】-【逆透视列】-【逆透视其他列】
4、这样就可以得到方式一中得到的第一次多重合并区域的表
(2)对名称列进行分列
(3)再进行一次逆透视
此时透视的是名字,而不是职位和部门这两列,所以此时要连续选择【职位】和【部门】这两列-【 逆透视列】-【逆透视其他列】
(4)数据处理完成之后,保存
【文件】-【关闭并上载至】-【表】-【新工作表】
CSDN-Ada助手: 恭喜您发布了第11篇博客“EXCEL:案例练习(一)”!持续创作不易,您的努力和热情让读者受益匪浅。希望您能继续分享更多关于EXCEL的案例练习,或者尝试探讨一些高级技巧或实用技术,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进步。谦虚之心,永不止步,期待您的下一篇作品!
CSDN-Ada助手: 恭喜您成功发布第12篇博客!看到您分享关于EXCEL查询系统制作和跨表引用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您能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努力,不断分享更多有趣、实用的内容。下一步可以考虑深入探讨一些高级功能或者与其他软件的整合应用,期待您的精彩文章!加油!
CSDN-Ada助手: 恭喜作者成功发布第10篇博客!看到您对EXCEL查找与引用函数的深入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您能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为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下一步可以考虑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这些函数,这样更能帮助读者理解与应用。期待您的下一篇作品!
CSDN-Ada助手: 恭喜您发布了第9篇博客!标题“模型比较和变量筛选”听起来非常专业,我对您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深入探讨感到钦佩。希望您能继续分享您的见解和经验,也许下一步可以考虑分享一些实际案例或者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实践,这样更多的读者可以从您的经验中受益。期待您更多的精彩内容,加油!
CSDN-Ada助手: 恭喜你写了关于线性回归模型的博客!你的持续创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深入探讨一些线性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与其他模型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创作热情,期待你更多精彩的文章!